第六百章:援兵2
老卒们的伤亡也在逐渐升高,战斗进行到这种地步,已经不是谁的战略好就能够取得胜利的了,只能说是哪一方更不在乎伤亡,哪一方更不怕死就更容易取得胜利。 “杀!”眼见齐军就要撤退到绿洲里面,戊朱大声喊道。 同时,城墙上的战斗已经基本上接近尾声,戊朱也带着中军的人冲了上来。 中间一段城墙被撞毁,骑在骆驼背上的北狄驼兵速度快了许多,不过这个时候陈华的人基本上已经撤入了绿洲中。 厚重的城门缓缓关闭,有一些北狄士兵想要冲过去阻止关闭城门,却被齐军杂乱的箭矢给杀死。 饶是如此,依然有人前赴后继。 另外一边,紧赶慢赶回来的刑昭已经到了不远处,离了一两里地他就能够听到喊杀声,所以他不断催促士兵加快速度。 只可惜战马在沙地上的速度远远赶不上骆驼,在他的拼命催促下,等他们的人到达外面的时候,北狄的驼兵已经将绿洲入口给围住了。 有人过来,戊朱的注意力被吸引过去,都不用看清来人到底是什么身份,他就下令一部分人去追击。 躲进绿洲中的陈华当然知道来的是什么人,也知道刑昭麾下有多少人,所以他没有半点犹豫,在高高的箭楼上下令射箭。 这个时候他已经顾不得到底会损失多少箭矢,反正只要士兵还有一丝力气,他就让士兵疯狂的往北狄人队伍中射箭。 这种不计损失的方式,把挤在门口的北狄士兵射死了一部分射伤了一部分,剩下的人全部都被逼退到射程范围之外。 刑昭那边的情况也十分危险,因为战马的速度比骆驼的速度要慢,尽管彼此之间一开始有一段距离,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差距却在慢慢的拉近。 绿洲周围的流沙区域最宽的也不过五丈,最窄的地方只有三四丈,要不是草原上和沙漠中都没有大型树木,北狄人只需要用几根大树架在中间,就能够快速上绿洲跟齐军作战。 当然这个距离只有绿洲里面的人知道,那些北狄人并不知道流沙区域有多大。因为绿洲里面的人一般情况下都是在离这边岸有十丈左右的位置站立。 刑昭让人快速机动的到靠近大齐那边的入口等待接应,一路上分布不少士兵用弓箭对准后面追击的北狄人。 然而事情并不像陈华想的那么简单,就算绿洲里面的军队跟外面的齐军打旗语,沙漠中正在后撤的齐军也根本看不见。 漫无目的的射击并未给北狄人带去太大的麻烦,顶多就是一些不小心跑到边上的人被密集的箭矢射死而已。 很快,陈华就带着人到了靠近大齐那边的入口,而这个时候,刑昭的人也差不多到达了,后面的追兵离齐军最后殿后的士兵只有大概二十丈的距离。 这样的距离恐怕来不及关门,尽管如此,陈华还是毫不犹豫的下令打开了城门。 身边跟着的齐军都十分紧张,随着进来的齐军越多,他们就越紧张,因为那样意味着后面的追兵随时都有可能跟在这些齐军的屁股后面闯进来。 如果陈华手里头现在有一万人马,他还真敢带着人冲之前交战的那个出入口出去跟刑昭师兄弟二人对北狄人进行一个包抄,可他手底下没多少人,他不敢做这样的豪赌。 好一阵之后,几乎所有的齐军都已经进来了,而北狄人的追兵也到了屁股后面。 他们离城门只有不到五丈的距离,并且开始朝这边不断的射箭。 城门两边的箭楼上的人也在不停的往下面射箭,只不过箭矢数量太过稀少,对于那一股滚滚人流而言,只是杯水车薪。 巨大的城门缓缓关上,可北狄人已经冲到了眼前,城门后数十个士兵用力推着城门,在北狄人骆驼的撞击下,城门出现了短暂的停滞。 就这一会功夫,就有北狄士兵骑着骆驼冲了进来。 陈华眼珠子瞪的溜圆,抽出腰间断刃足尖在地上用力一点,整个人飞身而起,还在空中他就一刀劈了下去。 最前面那个倒霉的北狄驼兵连反应的时间都没有就被陈华一刀把脑袋给剁了,陈华双脚站在还在奔跑的骆驼背上,用力一脚踩下去,骆驼的一个驼峰直接凹陷。 借着这股力道,陈华再次飞身而起,手中断刃狠狠劈向第二个驼兵。 与此同时,那骆驼因为受伤无奈倒地,两边的士兵依然在用力朝外面推着城门。 口子变得越来越小,聚集在城门处的北狄人也越来越多,里面的齐军又上去几十个合力往外推门。 但是外面的力道明显比里面的力道要大很多,照这个情况发展下去,陈华的人很可能抵挡不住外面的人推门。 他一怒之下夺过几个士兵手中的长枪,直接顺着那道口子将长枪甩了出去。 加了内劲力道在其中的长枪飞行的速度并不比床子弩慢多少,锋利的枪尖从只有五六尺宽的缝隙里面钻出去,直接将好几个北狄士兵串成了糖葫芦。 城门上有能够提供长枪刺入的枪口,一些完全无法发力的士兵则拿起长枪对准这些枪口一下下的往外胡乱戳着。 就这样,外面的力道开始变小,经过差不多半个时辰的努力,厚重的城门总算是合上了。 陈华长舒了一口气,朝满头大汗的褚邺招了招手:“老褚,马上让人装沙子过来将这个城门彻底给老子堵住,这些北狄人这次折损不少,一定不会善罢甘休。 留下两百人马驻守此处,今晚兄弟们都有些累了,让他们去休息,受伤的人找医官治疗。” “末将遵命!”褚邺不敢有丝毫停留,马上着手安排。 柳七变和戚八九二人在清点战损,戚八九主要清点青蛟军主力这边的战损,柳七变则在清点沙匪那边的战损。 仓促撤退,导致很多袍泽兄弟的尸首都留在外面,这也是无奈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