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唐侠在线阅读 - 十二章 海寇肆虐任你去

十二章 海寇肆虐任你去

    孤帆远影碧空尽,水天一色无际涯。

    东海海面一艘孤船顺风而行。

    这艘船吃水六千石,长二十二丈,主帆桅杆高八丈四尺,是一根二百余年的端直杉木;两面副帆,一面五丈六尺,一面四丈八尺,三帆均是厚油布材质。

    除此之外,还有四面三角侧帆,都是一丈高,用来更改航向,现下都收了起来。

    船舱结构简单,共分为三层;甲板上一层,共七间船室。

    甲板下有两层船舱,上舱一半是放补给的杂货仓,一半是水手住的地方;底舱是放马匹的地方,位置极大。

    现在没有马匹,里面放着几百块大石头,称为压舱石。

    货船空舱时,上层重,下层轻,了遇到大海浪容易翻船,便用压舱石镇住船身,等装货时,再将石头搬出。

    这首船便是楚州上马监最大的商船。

    出海已五日,早已经看不见大陆了,四面除了海,连个岛礁也没有,一望无际,只偶尔能看见海鸥和一些跃出水面的海鱼。

    船舱里,一只和真人大小的“大猫”躺在李秉的床榻上,有气无力,三条细长的尾巴,和毛茸茸的耳朵一样,无精打采的耷拉着。

    狰厉害这几日遭了大罪。

    自出海第一天,他就有点犯晕,几日下来,症状更加严重——是得了海晕症。

    反正船上也没有外人,李秉就由着他从三宝团锦的口袋里出来,躺在床榻上,还能舒服些。

    他摸了摸狰厉害柔顺的皮毛,又揉了揉他的脑袋。

    “没想到你堂堂神妖,居然会晕船晕的这么厉害?”

    “这是我第一次坐船,还不许……”狰厉害还没说完,“哇”的一口,在盆里吐了一口酸液。看颜色怕是连胆汁都吐出来了。

    明明晕船,可又下不了船,实在是太难受了。

    “算了你别说话了,好好将养着吧。”李秉揉了揉他毛茸茸的脑袋,顺着毛发,从头顶捋到肚皮,给他也揉了揉。

    出海的经历,对李秉和日麦都是第一次,前几日两人还觉着有些新奇,几日下来新鲜感也快被磨净了。

    唐麻生办事稳妥,每隔一两个时辰,亲自校正航向,李秉很放心。

    但他却不擅交流,每日除了寒暄,也说不上几句话;倒是太守派的府兵,经常能和李秉聊天,说说海外的趣闻,倒也解闷。

    除了这些,李秉大多数时间还是呆在船舱里——今年从年初就一直忙忙叨叨,难的有一点时间,可以静下心好好练练功夫。

    李秉举着韬剑在船舱里随手比划比划,但他在这里是不敢练《寂灭九剑》的,即便是第一式“碎岳”,也完全是能放不能收的状态。

    就算自己不用真气练招式,偶尔也会引得体内真气流动,不自觉的出招,万一有个好歹,整个船舱怕是会被震飞。

    自从脑海里出现“蚩尤行剑”的剑招之后,每次练习《阳月剑诀》,对于如何行剑御气,总有些心得,日麦管这个叫做剑悟。

    既然寂灭九剑还控制不好,李秉反倒试着改良阳月剑诀。尤其是这招“搂云逮月”原本就是脱胎于“剑一碎岳”,使出来非常得心应手。

    不过练的次数多了,总觉得原本十分趁手的韬剑,总有些过于轻飘飘的。

    “若是使出这招,手里的剑更重些才好,不知道是不是这几日练剑,自己的臂力也涨了些。”

    至于另一把扼云,是快剑,比韬剑更短更薄,还要再轻一些,很不顺手,李秉便弃之不用了。

    李秉耍完《阳月剑诀》,又使出一套李家剑法,出了一身臭汗,顿时觉得酣畅。

    “世子殿下?”随行府兵轻轻叩门:“我来送午膳。”

    李秉收了剑,随手拉上床榻上的帷帐,将狰厉害遮起来。

    “进来吧!”

    府兵推门进入,先问了安,又从食盒里拿出两人的餐食放在桌上。说道:“昨日有水手钓了条海鱼,今天杀了做成鱼脍,给殿下尝尝。”

    所谓鱼脍,便是生鱼片。他一边说,一边继续拿出三个小蝶,摆在桌上:“这是些蜜饯果子,还有些荸荠。都是些小食,给殿下开胃的。”

    荸荠生吃爽脆甘甜,原产于天竺一带,隋朝才传入中土,还是稀罕物件,并不常见。

    府兵又道:“这荸荠也是海事令大人准备的,装船的时候还有些生,这几日放熟了点,殿下尝尝。”

    虽然在海航,李秉却日日有水果吃。楚州港口的海事令知道襄王世子出海,临行前特意备了些生鲜瓜果,荔枝,绿李,梨子每样都有些,有些还不是当季的水果,也不知道是怎么存下来的。

    “这些东西唐监正他们也有吗?”

    “海事令送给殿下的礼物,都是稀罕物件,他们哪敢吃。”府兵笑嘻嘻答道。

    “那唐监正都吃什么?”

    “做完鱼脍还剩下不少鱼肉,切了个冬瓜,一起煮了汤;今天都主粮是粟米饼。”府兵说完,笑道:“这都是沾了殿下的光了,粟米和冬瓜这些放的住的生蔬都是上牧监给的,往常出海,大部分是吃豆粕饼和豆芽菜。”

    所谓豆粕,是大豆练完油之后剩下的杂料,直接吃会胀气,需要发酵之后,做成饼,可以长期储存。豆芽菜则是海上最“耐放”的蔬菜,随吃随泡。

    “哦!”李秉随口应了一声,遂道:“你把海事令送给我的那些果子,都分给大家吃了吧。算是我借花献佛,犒劳兄弟们这些天的辛苦。”

    “啊!”府兵有些诧异,之后连忙说道:“殿下宽仁,那我替大家伙谢谢殿下。”说完他欠了欠身,后退出门,又被李秉叫住。

    “这一碟是什么?”李秉指了指鱼脍边上的一碟黄绿色酱料。

    府兵瞟了一眼,答道:“这是山葵磨成的酱,是给鱼脍的蘸聊,有点辣,还有点呛。这是扶桑一带的吃法,殿下可以试试。”

    还不等李秉尝试,忽然船猛的晃了一下,连李秉杯中的茶也洒了出来。

    这还不算完,床榻的帷帐里忽然传出“哇~!”的一声,引的府兵抬头望去。

    “没什么,我带了只小猫上船,他有点晕船。”李秉随口遮掩过去,看着船体向一侧倾斜,又问:“刚才是怎么回事。”

    “是船在急转向。不知道是出了什么事情了。”

    李秉也坐不住了,起身拍了拍府兵的肩膀:“走!出去看看!”

    又对日麦道:“日麦兄,你在这里等我一下。”说按,还对着床上的帷帐使了个眼色。

    刚上甲板,瞧着大家伙几乎都出来了,围在船头,挤挤挨挨。

    “怎么回事?”李秉轻声问道。

    人群看着世子出来,主动让出一条道来。

    唐麻生面色凝重:“从刚才起,发现海上陆陆续续飘来些碎木、杂物。可能是附近有船发生事故。”

    他说完指了指左前:“那个浮木上,好像有人在招手。”

    李秉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远远的似乎确实有一个木板,距离少说也有五里远。至于木板上有没有人,却看不清了。

    自从他练了《寂灭九剑》之后,感官开始变得敏锐,放在以前并不能看的这么清楚。而唐麻生似乎目力比他更强些。

    待船只慢慢驶近,李秉也看清,木板上确实趴着人,不是一个,而是两个。

    “取鱼叉来。”唐麻生轻描淡写随口吩咐,他的手下递来一柄鱼叉,类似长枪,但却有三尖头;鱼叉尾部有一个铁环,系着一条麻绳。

    唐麻生将鱼叉在手里掂了掂,随后将身体绷成一张弓,把鱼叉当成投枪掷出。

    “嗖~!”一声破空急响,鱼叉飞上天空,划出一道弧线后落下,正好插在木板上两人之间。

    手法之精准,令李秉赞叹。

    “拉!”唐麻生一声令下,两三个手下配合着他拖拽麻绳;另有两个手下放下绳梯。

    浮木刚刚靠近,板上的两人也来了精神,一把抓住绳梯,费尽全身的力气爬上来。

    两人都是壮劳力,二十来岁,意识还算清醒。一人的情况严重些:皮肤晒伤,嘴唇皲裂,双眼通红,看起来是重度脱水,眼看已经要到致命的地步。另一人状况稍好一些,只是嘴角起了一层皮。

    唐麻生给两人递了水:“脱水之后不能一次喝太多。你们先喝一碗缓缓。”

    状况稍好的那人喝完水,二话不说,直接跪地给唐麻生磕了三个头:“恩人!谢谢你的救命之恩!如果没有你,我们二人怕是活不成了!”

    还没等唐麻生把这人拉起来,另外那人也“扑通”一声跪下,一连又是三个响头,只是身体实在太虚弱,磕完三个头,居然瘫倒在地上。

    唐麻生连忙让他把他扶到舱里休息,可别再折腾个好歹,自己则是拉起另外一人。

    “快起来,快起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你们的船怎么了?”

    状况稍好些的那人抹了抹眼泪,带着哭腔:“我们被劫了船,说被赶下船的……”

    他说话几度哽咽,似乎遭遇了极度的恐惧,一时间难以平复心情。

    唐麻生又给他递了半碗水,他一口灌下:“先去舱里,慢慢说。”

    一行人往主舱走,李秉也同去。

    “你们这是遇上海寇了?”一个唐麻生的手下似乎有点担心,又问:“对方有多少人?”

    这海上偶尔有扶桑或天孙国的海寇作恶,抢掠往来商船,听到那人是被劫了船,唐麻生的手下多少都有些担心。

    那人摇头,长呼出一口气,整理了下自己的情绪,从头讲起:

    “我叫张淮生,我们的船从盐城出发,本来打算开去天孙大岛。一路上都很顺利。不过离港的第三日,有一艘三百石的小船从后面追上来。”

    说着他又补充了一句:“我们的船是八百石的吃水。”

    如果是寻常运货,八百石的船已经算不小了,而越大的船,船速越慢。上牧监这艘运马的船,吃水六千石,已经属于非常少见的大船了,整个大唐最大的海船也不过一万石。

    “后面那艘船是快船,我们当时看他的架势,就觉得不对劲,但是就算划桨加速,最终还是被追上了。两船刚一靠近,拿船上有三个武功高强的人就跳到我们船上。

    有两个兄弟拿起武器刚要反抗,刚一个照面,就被拧断了脖子,吓得我们也不敢再反抗。

    小船上还有大概七八个人,他们登上我们的船,很快就控制了全部人。

    他们上船是为了找一个姑娘,四个人一见面就打了起来。那姑娘武功也很高强,四个人在;两艘船之间飞来飞去,把小船都打烂了。

    最终那姑娘还是不敌三人,被捆了起来。

    那些恶人夺了我们的大船,抢了补给,本来以为他们最多开我们的大船走,会把他们已经破破烂烂小船留给我们。

    谁知道……谁知道,他们居然不想留活口……我和兄弟见势不妙,跳水逃走,顺水潜泳很远,捡到一块小船的门板,在海上漂了五天,这才躲过一劫。其他的人……全都死在了小船上,被沉了海!”

    “漂了五天?这船从盐城出发,去天孙国,时间又恰好对的上。那他口中的姑娘一定是倪裳了。不过劫船的又是谁?难道是融教吗?”李秉心里想了想,转而问到:

    “那姑娘是不是用白纱巾遮着脸?你们管事的,是不是叫刘二瞎?”

    张淮生一听,连忙反问道:“你认识二爷?他不是管事的,他是大东家。没错,那个姑娘不是戴着白斗笠,就是用纱巾遮着脸。”

    这下可找到证人了。

    “你们是什么时候出的海?你详细说来听听!”

    张淮生看李秉的座位,就知道他是比唐麻生更尊贵的人。听李秉的口气,还以为自己惹上了什么麻烦,连忙一五一十的全部交代。

    “我们是盐城货船,走的是天孙国、瀛洲的线。主要是把大唐的麻布棉衣卖给天孙国,再收些药材,矿石。不过……爷,你也知道,盐城的货船,都有暗舱,平时还会送些没有海引的人出海,赚点小钱。”

    张淮生连对李秉的称呼都改了口,小心翼翼的打量李秉的反应。

    “这是小事,你接着说。”

    “我们原本是三月初一开船,可是那两天海上有点风浪,就往后推了两天,换到初三开船。刚好那姑娘想去天孙大岛,我们就收了她五贯钱,约定初三送她一程。

    可是初一那天晚上,那姑娘又回来找我们,给了五十贯钱,想要立刻开船。管事的一看风浪也刚好小了点,就同意出海,当晚就开船。”

    张淮生想了想:“旁的……好像也没什么了。”

    李秉又问:“那姑娘跟你们说什么了吗?”

    “没有!那个姑娘脾气冷的很,上了船也不怎么跟人说话。”

    李秉又问:“劫你们船的那些人长什么样,穿什么衣服,你有印象吗?”

    “有印象,有印象……小船上一共十来个人,为首的一共有三个人。

    发号施令的那个,胖胖壮壮的,四十来岁,是个光头。

    另外两个武功高强的:一个四十来岁,身材高大威猛,眼尾上拱,像狼一样,十分凶恶,不过这人却只有一只耳朵。

    还有一个人,身材清瘦,全身纹满刺青,一处不落,让人看着都害怕。

    李秉心道:自己知道的几个尊者也没有这个模样的。难道不是融教的人?

    张淮生看着李秉沉默不语,小心翼翼的问道:“爷,你还想问什么?”

    李秉摇头:“没事了,你去歇着吧。”

    心里确实想不通。

    “这么一看,倪裳骗我,提前出海这事情,实在是透着古怪。到底是为什么呢?”

    ——————————————————————

    感谢“巴拉啦黑魔仙”的捧场,谢谢资瓷。

    六千石的吃水,是指人货载重六千石,在唐代属于非常大的船。折算成现代概念,大概是标准排水量六百吨。

    作为比较,六百吨大概属于海警船、巡逻艇的标准;中国最小的轻型巡逻舰也有1300吨排水。如果考虑木船和铁船的构造和自重差异,同样的排水量,古代的船体型会小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