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七十四 三藩投降
眼见火候到了,老谋深算的尚可喜自然知道过犹不及的道理,于是咳了一声。 “既然免不了投降,那么是战到最后,被明军击溃而投降,还是保存实力投降,明眼人都知道如何选择了吧?” 其它两个王爷都连连点头配合。 下边的家臣家将们也没有反对的,无论是心生二心的还是忠心为主的,都明白投降或许是三藩目下最好的选择了。 不然或许就是破城被杀的结局在等着他们。 保靖城虽然经过平南藩几十年的扩建,被称为西南第一雄城,但是也不过由一座小小的西南土城晋升到内地府城那一级别罢了,明军有那样犀利的火炮,破城只是时间问题。 所以三藩的谋士文臣都在发动自己的智慧查缺补漏,争取为主君和自己讨一个最佳的投降方案。 当然三藩决定投降,却是没有带上那些反叛的土司们,这些土司本来就是三藩拉拢过来用作炮灰和替死鬼的。 那些土司因为首战失利,一个个都颓废起来,此时需要发泄,所以仍旧在城里大肆享用三藩提供的美酒美人,并不知道死亡已经降临到他们头上。 平叛大军那边因为京营今天主动请战的表率,有几家地方军也有些跃跃欲试,想要在战功里分一杯羹。 让他们失望的是,第二日还没等继续开战,三藩的请罪降表就已经被使者送到了平叛大将军、西南总督朱琚椿的面前。 具体内容就是讲述三藩从东江、辽西,到三顺王再到山海关乃至三藩这些年的心路历程,说明自己判明也是身不由己,然后请求朝廷念在当初他们也是大明忠臣为大明厮杀奋战多年的份上,他们愿意无条件献城全军投降,并奉上诸多财物等等,求皇帝和朝廷原谅云云。 朱琚椿看了之后倒是不置可否。其实在他看来,三藩或者说当年的孔有德叛乱,如今只剩下尚可喜一个老头子苟延残喘,其它主谋基本上都已经离世了,再加上这几十年来,三藩在大明和后金夹缝之中求生存,而不是穿越者他们历史中那样为虎作伥的配合清军对中土展开屠杀,所以在遭人恨的程度上还要差一点。 能够兵不血刃的收复三藩占据的湘西之地,对大明来说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当然他虽然是平叛大军主帅,又是皇帝的叔叔,可也不能代替皇帝与朝廷做决定,于是马上让手下用法术千里传书,将三藩的降表送到京城那边,并附上自己的奏章,书明了目前平叛大军取得的优势和为平叛大军请功。 当然请功的事情已经事前跟各营诸将通了信,大家都是有功劳的,虽然出了东宁军和京营,别的军队都没来得及出动,战斗基本是就结束了,不过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而东宁军主将高朗却单独找上了楚王面前。 在高朗道出了自己的来意后,朱琚椿有些诧异的开口: “高将军打算将战功分给练武营?” 高朗则表明不希望独占大功,将战功分给了京营一部分,这样就不会在朝廷上太过于显眼了。 很快朱琚椿就明白了东宁军的意思。 “嗯,高将军这样选择也很好,不过就是有些亏待了贵派。” 高朗微笑道:“殿下英明,失之东隅未尝不会收之桑榆,何况能让大明勋贵之首的定国公家欠下人情,这比买卖也不算亏。” 因为相互之间的关系,高朗也没有说场面话,而是透露自家的真实想法。 这位楚王殿下在军事方面并不擅长,但是对于朝中权力斗争却明白的很,知道东宁军过于出挑也不好,容易引起朝臣们的不安,而现在东宁军是他女婿的军队,属于自家人了,自然也要为自家人考虑,于是就决定把京营也推到前面。 “既然这样,我就改一改请功的奏章,倒是便宜重言这小子了。” 朱琚椿之所以同意,推出也是徐承信的练武营而不是川军或者其它地方军队,一是因为练武营是唯二跟三藩叛军对过阵的两家之一,虽然只是昨天隔着城池用火炮互射,但是起码练武营也算是列阵而出,其它地方军也没有说什么闲话。 二是京营或者说徐承信的背景了。用他的话来说,定国公徐家也是真正的自己人,皇家的铁杆支持者。 作为此次平叛大军的两个标杆,练武营立了功,在京城那边自然会得到所有京营乃至五军都督府和他们背后的大明勋贵阶层的支持,而徐承信的练武营作为京营代表,少不得要被拿出来大书特书。 这样也就分去了东宁军的风头,让太阴派这个势力在朝堂诸派系之中不算十分显眼。 这无疑是符合皇家的利益的。 皇家本来就具备足够的威势,不必依靠拉拢外部势力去威慑各方,相反,皇家总是各方势力忌惮的目标,自然要韬光养晦,尽量隐藏自身实力。 所以东宁军就不适合做那个出头鸟,并且此战显露出来的那强大的炼金炮塔和火炮火枪什么的,朱琚椿都还想着尽量封锁消息,并弄出一些不着边的传言来混淆视听,尽量模糊东宁军的情况,以免引起皇家的敌人的重视。 所以高朗和楚王殿下和徐承信三方是一拍即合,东宁军方面是不怎么需要大明的封赏了,皇家则希望太阴派能作为自己的力量潜伏起来,徐承信则有着获取战功封爵的野望。 “成了,殿下已经答应了我们的事情!” 高朗出了主帅大帐,对早就在外面等待的徐承信笑道。 原本有些焦躁的徐承信闻言顿时大喜,深深一躬拜道: “多谢显光兄了,小弟这次无论是否能封爵,显光兄与贵派的扶助必然不会忘记。” 高朗扶起对方说道:“重言不必如此,实则如此做法对我太阴派也有利,你我是互利互惠,等到朝廷封赏下来,你可得要请我大喝一场才是!” “那是,那是!” 徐承信笑着再谢,然后就被楚王命侍卫请进大帐去,想来是跟他商议请功的事情了。 其实这场战斗对双方来说,就跟演戏一样,大明朝廷也没有把三藩放在心上,派出平叛大军的目的不是为了消灭三藩,而是牵制住湘西这边的叛军和不老实的土司们,让他们不要在大明北伐大业的关键时刻搞事情罢了。 当然能够顺带解决三藩这个癣疥之疾也算是意外之喜。 要不然朝廷那边也不会不重视的派出的都是二线部队了。 对于平叛大军中的众地方军而言,以川军总兵邓朝为首,大多数地方军都是来打酱油的,都抱着能不上战场尽量不要动手的态度。 只有一家心态不一样,便是京营五军营中的练武营坐营官,京营副将徐承信。 这位作为国公庶子的勋贵子弟并不甘心一辈子混吃等死,从他加入京营开始打算就努力做出一番事业,等到成为一营长官之后,更是将手底下五千军兵训练的在京营之中也算是排在前三的精锐部队。 当然京营已经沦为了大明二线部队,可在徐承信的鼓舞下,这五千军兵中也有不少不甘心一辈子不求上进,所以在士气上,这只练武营绝对是平叛大军四万多人中除了东宁军之外最高的。 现在三藩已经投降,湘西之地就剩下几家不服王化的土司需要讨伐,这一次的战功加上争取讨伐土司的战功,足够徐承信这个京营副将获得爵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