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章 对碧波谷的定位
“秀才,你与朱炳琨和周力商量着尽快拿出一分军规军纪及奖惩条例出来。另外鉴别一下谷中能做事的人,今后的事会越来越多,你一个人忙不过来。”嬴翌如是道。 秀才点了点头:“大人放心,属下省的。最多三日,属下会与周千户和朱千户商量妥当,拿出条陈给大人过目。谷中有两万余人,虽说叶县有名有姓的都自行迁走,但落魄如属下这般的还有不少,选拔一些小吏不难。” 嬴翌看他样子,不禁心中一叹,点了点头:“尽快把架子搭起来,叶县原本的吏员能用的也不要太过排斥。” 本来一个县衙,除了县令等少数是官,下面还有一批小吏。但叶县情况不同。郑允芝手下,能用的人极少。有条件跑路的,基本上在郑允芝决定放行之后,都跑了。因此上上下下只有不到十个小吏。而这些人,是郑允芝提拔起来的。 所以嬴翌才有此一说。 没有小吏,当官的就是瞎子和残废。小吏是必不可少的。 孙秀才应喏称是,表示明白。 嬴翌随后对连彪道:“月牙谷很重要,所以要一个信的过的人镇守,我选择了你。平时维持谷中安定,郑县尊那边你只要看好就行,保证不要离开视线,其他的不能苛刻,你知道了吗?” 连彪虽然跟嬴翌时间不长,但早已心悦诚服。如今嬴翌夺权,他虽然对郑县尊也有些愧疚,但更有一种兴奋感。因为他觉得,跟着嬴翌,比跟着郑县尊更有期盼,更符合自己的心意。 闻言连彪把胸口拍的咚咚响:“请大人放心!” 虽然他暂时只领一个百户的兵马,而周力都已做了千户。但他并没有不满。一来他不比周力悍勇,二来月牙谷对嬴翌的确很重要。把镇守月牙谷的事交给他,这是嬴翌对他的信任。 “谷中务必要保证安定。”嬴翌认真叮嘱道:“我接下来最重要的事是练兵,因此这里,就交给你们两位看着。如果有闹事的,从严从重处置,不能让月牙谷生乱。” 又道:“月牙谷地少人多,很多百姓整天无所事事。那就想办法给他们事做。碧波谷那边有个盐矿,秀才你是知道的,那就组织人手,开矿制盐;山中虽然贫瘠,但未必没有似盐矿一样的宝藏,组织人手去探查,搜寻,也可以消化许多无所事事的劳动力。” 三人边走边说,孙秀才听着嬴翌的话,心中很多地方豁然开朗。 他道:“碧波谷的盐矿很大,开采制盐,需要很多的劳动力。这样的话,或许可以先专注发展碧波谷。” 嬴翌微微颔首,笑道:“我正是这么想的。碧波谷不比月牙谷,只有一处谷地,面积不过十多亩。种植粮食并不划算。那边有盐矿,还有二百余工匠,我的想法是把碧波谷建成工坊。军队需要兵器、盔甲,种地需要犁耙,等等各方面的需求,都可以集中在碧波谷完成。” 孙秀才深以为然,道:“大人英明。不过那边,恐怕需要一个信任的人看着。” 嬴翌点了点头:“我打算让二牛和四嫂子暂时负责碧波谷的事,你觉得怎么样?” 孙秀才一怔,不禁道:“二牛和四嫂子值得信任,但他们的能力...” 嬴翌道:“所以我需要一个有能力的,去辅助他们。” 孙秀才想了想,道:“属下会尽快选出合适的人。” 嬴翌满意的点头:“越快越好。三千兵马两手空空什么都没有。至少要尽快在碧波谷把锻造兵器盔甲的工坊建起来。等我从叶县运来一些铁料,就先造一批枪头,把军队武装起来。” 如今千头万绪,嬴翌只觉得好多事乱得一团麻,都需要去考虑去梳理。他不禁心中暗叹,做掌权者,看似风光,但的确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只这里两万多人,三千军队,就让他有种沉甸甸的感觉,若是偌大神州,亿万百姓都扛在肩膀上,那该是多么巨大的负担? 眼下嬴翌,心中也有计较。眼前而言,只要能保证月牙谷的稳定,也就是说,要保证百姓不饿肚子,这是最重要的事。同等重要的,就是把军队武装起来。 至于其他的事,都可以暂时放在一边。 “如果有机会,大人,应该尽可能的把叶县储藏的物资都运出来。”孙秀才提出建议道:“粮食、铁料等等。山里一穷二白,什么都没有。什么都要从头开始。” 嬴翌深以为然。 “我稍后去碧波谷一趟,把工坊的事先落实。”嬴翌最后道:“这边就交给你们了。对了,还有那位王中官,连彪你好生关注他。如果有什么事,就立刻找我。我不在,就找秀才。” ... 趁着天色尚好,嬴翌独自一人离开月牙谷,直奔碧波谷而去。 碧波谷如今,总共有两百五十多人。除了小王庄幸存的十多人,其他都是工匠。这批匠户,他们的家眷,在很早之前就从县城迁到了月牙谷。嬴翌到了碧波谷,工匠们就推举了一位老匠户来问嬴翌,只道是什么时候可以去月牙谷与家人团聚。 他们心中很忐忑。来到碧波谷已经有一两天了,但一直没有音讯,这让他们很不安。 名叫蒲铁锤的老匠户在匠户之中极有威望,他虽然须发斑白,个子也不高,但腰身胳膊极其粗壮,满手的老茧,面孔神色又极其老实。他面对嬴翌,显得踌躇,姿态极低。 大明的匠户,地位很低。尤其是王朝将末的这个时期,匠户们大多数朝不保夕。因为他们要靠朝廷的‘订单’才能过得过去。但朝廷越是衰弱,订单就越少。而且越来越腐化,当官的上下其手。就算有订单,有银子,但一层层的盘剥,最后落到匠户手中的,恐怕连几十分之一都很难得到保证。 而如果自己接活,也就是做民间的需求,在这样的世道里,也同样不好做。百姓连饭都吃不起,还能有其他的需求? “大人,大家伙心里没底,不知何时能与家人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