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〇〇四回 耍心机朱棣探岳父 震家风妙云斥姨娘
书接上回。 却说坛祭之事忙碌了整整一日,马皇后已然疲惫不堪。朱福搀着她一进坤宁宫,便赶忙招呼宫婢为她换装。 “这冠冕压得本宫实在难受,快摘了让本宫好好喘口气儿。”马皇后朝朱福吩咐着,径自坐在了梳妆台前。 “可是呢,这凤冠镶珠嵌宝的,足足有七八十两重呢。”朱福一面说着,一面为其拔钗摘冠,“不过话儿说回来,必须是娘娘这般天生的凤骨,才能戴得起此等贵重之物呢。” 马皇后望着镜中的朱福一笑,骂道:“就你巧嘴滑舌的。这身行套,本宫一辈子不穿戴也不想它。” 朱福忙低声道:“娘娘,可别这么说,皇上听了会不悦的。” “我这儿也就是跟你絮叨两句,何故让他听见?”马皇后笑着,不觉捶打起酸疼的膝盖。 朱福见了,说:“想是娘娘这腿脚又该浮肿了,一会儿小的端盆热水来给您泡泡脚吧。” 马皇后抬手道:“入寝前再说吧,想必那人物说话就该来了。” 朱福问:“娘娘确定?” 马皇后一叹:“知子莫若母。即便他非本宫所生。” …… 再说另一头,皇宫西五所四致宝邸,棣仪堂。 此处是燕王朱棣的住所。规格并无丝毫宏庭之气,有的只是庭花簇现,青竹掩映,廊檐下堂燕婉转,门庭中檀香冉冉——全然一派雅士幽居之象。 却说那正堂,一派书斋陈设。正对堂门的墙上悬着一幅妙笔丹青,上头绘的是半顷荷塘,塘边翠竹攲斜,矶石层叠。而此画两侧各纵一联,联上写的是: 『隐足千竹同根生, 藏藕双莲并蒂结。』 举目望去,又见那画的上方高悬一幅横批,与那对联皆为当朝隶篆大家俞和的真迹。且说那匾中书得四字:棣华增映。乃为手足情深之义。 这便是燕王朱棣精心为自个儿布置的养心之所,犄角旮旯颇见匠心。 此时的他已进弱冠之年,正是英姿勃发的时候。乍看其容貌:鬓若刀削,面如石刻,眉若浓墨,目如星河,颊若山岚,鼻如玉琢;细看其风骨:网巾罩头冠当顶,神若潜龙气自英。锦衫道袍加身来,形同坐虎自生风。 但说这会子,他正悠然坐在画下一张紫檀木案旁,眼含一丝莫名的得意之色,一只手揭开面前一盏熏香铜炉的盖子,将另一只手上一张说话就要燃尽的笺纸捻转着丢了进去。刚将那盖子扣上,堂门外就跨进来一个二十郎当岁的侍卫。 那人身高八尺,身形健硕,骨子里透着一股憨劲儿。其名“金钊”,乃是朱棣的贴身侍从。 金钊一进门便拱手禀告:“王爷,依您的吩咐,小的都已准备妥帖。” “好。”朱棣起身,背着手缓缓踱至门前,面朝院落,背对着金钊略作思忖,“稍后去王妃那里知会一声,就说本王知她思父心切,今晚将陪其回府省亲。” 金钊听这般吩咐,顿显一脸猴急地问道:“那……小的是否知会堂下众婢提前打点行装?” “打点行装做甚?”朱棣目现不悦,因此语气射出一股子阴邪,“想让人察觉本王早已得知将去就藩的风声不成?” “这……”金钊纳首,窥视其步子辗转而来。 朱棣踱至其身旁,俯下身来,一面挑起眉头盯向院落,一面在他耳边阴沉私语:“父皇尚未下旨,这般猴急岂不露了马脚?” 金钊侧目,彻道满心疑惑:“可若今晚就前往魏国公府,岂不更令人起疑王爷用心?” “我说你,就是个榆木脑袋。”朱棣一面沉声骂道,一面挺起胸膛仰起头,“急往魏国公府的是思父心切的王妃,本王只是陪同。”说着,又重重拍打两下金钊的肩膀,“正因不知将去就藩之事,怕与魏国公再度久别,才更应前往一见。”转身又饶有深意地借引了李义山的一席诗句,“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看探……” 以金钊的脑子,一时半会儿还真难想清楚那话里究竟转着多少弯弯绕。然其却深信,眼前这位主子的城府,绝对如龙潭虎穴一般深不可测。于是,他忙应承道:“王爷深意属下虽是难懂,但属下定会谨慎行事。” 朱棣笑道:“不懂就对了。”说着,又搭其肩头说笑,“不懂就更要塞严这葫芦嘴,莫被你那婆娘撬开了口子。” 金钊掻头傻笑,道:“王爷放心,属下这嘴巴严着呢。” “你此番随本王远赴北平,不知何日才能回来一趟。”朱棣说着,打袖袋里掏出一张银票塞入金钊怀中,“临行前回去将妻儿安排妥帖,这是本王给你那青磬小儿的一点心意。” “这……”金钊迟疑。 “痛快收着,别扫了本王的兴。”金钊心怀感激,收了银票。但闻朱棣说了下话,“我那岳丈向来好茶。你且去将那扶桑僧使道幸所献玉露和陆羽的《茶经》手稿取来,本王今日当派上用场了。” “是。属下这就去取。”金钊说着欲出门去,又被朱棣唤住。 “慢着,稍后到坤宁门外候着便是。本王得携王妃先去母后那儿知会一声,免得她老人家疑心。” …… 个把时辰后,魏国公府新邸。 偌大个深院胜似皇家御园,初见此境令人瞠目结舌。但见方圆数十丈内,俱被粉墙黛瓦相围,入得院来再瞧,只见曲径回廊处,花木竞相映;斗拱垂灯里,轩窗对月明。这头是假山堆秀长流水,那方看雕栏尽头麒麟卧。不必说红门影壁知多少,抬望眼星阁小楼一座座。 此刻,徐达正率家眷跪于院中一处名为“籁爽风清”的堂门外恭听庆童宣旨。其左右伴跪着两个锦衣男童。一个十岁有余,头上绾着两个总角,乃其长子徐允恭;一个未满十岁,头上梳着两个垂髫,乃其次子徐膺绪。而这父子三人身后还随跪着徐达的两位夫人,左边的三十来岁,头点珠翠,发间插着金珠步摇,身穿大红真丝缠枝纹样的提花大衫,肩搭青色蹙金绣云霞翟纹的霞帔,这便是徐达偏妻谢氏;且说其左边还伴跪一女,年方五六岁,头梳蝶扣双挂髻,间缀嵌金玉珠花,乃其为徐达所生之次女徐妙清;而其右边是一个二十六七的孕妇,头挽云髻,脑后插着雀屏梳篦,身上内着水蓝色锦缎襦裙,外套玫红色绣金提花褙子,此为徐达下妻孙氏。孙氏之右,又伴跪着一个与妙清年岁相仿的小儿,桃心头,左右各梳两个抓髻,颈上套着白玉金坠长命锁,此童是徐达四子徐增寿。 这些人身后,便是徐府管家、婆子、丫鬟、丁仆等人,男女老少,不下百人之众。他们虽是仆人,然而其穿戴却个个不同寻常人家。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魏国公徐达伴朕多年,忠君爱国,勋绩卓著——数年来,代朕为大明廓江汉,兴淮楚,筑长城,驱贼虏,电扫西浙,声震五夷……回顾其累累大功,朕心甚慰!虽徐卿非功利之辈,然朕常念其多年来未有宁居,故命工部建此新邸赐与徐卿,愿卿与众家眷共享和乐。此外,为旺徐门香火,皇后有意纳徐府三夫人霍加氏为义妹,赐汉家姓贾氏,今遣皇后贴身宫婢洪嫣服侍左右,望徐氏一门多育忠良之后。钦此!大明洪武一十三年五月初九。” 徐达率众家眷叩首谢了皇恩,起身接过圣旨朝后递给了谢氏。 “请庆公公进去喝碗茶。”徐达将庆童望厅内相让道。 庆童望向徐达时,竟无意瞧见他身后的谢氏正气哼哼地捧着圣旨详看端地,便似笑非笑地打恭推辞:“多谢魏国公美意,老奴还得回去复旨,得空再来叨扰。” “好说。公公慢走。”徐达说着便欲相送。 庆童忙道:“国公止步。” 徐达拱手作别,一面目送,一面又唤:“徐棠,代我送送庆公公。” 这徐棠是个五十上下的小老头儿,乃为徐府的管家。他得令后,忙上前代主送客。 却说徐达目送庆童出了府门,又望众宫使上马离去,便朝众家丁中道:“鸢儿,给洪嫣姑娘安排下住处。” “是。”那人应声时,已迎上前来。但见其乃是个十六七岁的丫头,人如其名,通身的伶俐气儿。她本是徐棠之女,徐达次女徐妙清的贴身侍婢。但说她一到洪嫣身边,便立马笑盈盈地牵过她的袖边儿道:“洪嫣姐姐,随我来吧。” 洪嫣乃是宫中侍婢,自然深知各中规矩,她欠身朝几个主子施了礼后,方随鸢儿朝西边一个名为“竹林院”的月亮门去了。 再看那谢氏似乎还没回过神儿来,眼睁睁地盯着洪嫣背影离去竟不知作何言语。此时,但看谢氏气色,绝非等闲之人。为此,作者特作一首《八宝妆·绘题徐二房》,简话其风: 『熊心虎胆目生芒。吊丧眉(1)、扫福堂(2)。虽有金玉质,怎奈腴膴(3),横亘园仓(4)? 道是鹰鹞嫉凤凰(5)。动生风,俯如狼。阴晴本无常,八宝铮铮,赘渎皮囊!(6)』 徐达去时,她正转身欲问各种因由。然徐达早就料定谢氏之举,故已携着孙氏与众子女入了籁爽风清堂。于是她顿如个跳涧猛虎一般追进堂去,硬是将其女妙清抛在了外头。 她一进门,便握着那圣旨,指向徐达鼻子质问:“徐天德,说说这是怎么一档子事!” 见其咆哮,众子女顿如惊兔一般躲向了孙氏身后。而孙氏则一手捂着说话就要临盆的肚子,另一只手掩着几个胆怯的孩子。但说孙氏身虽有孕,却难潜风韵。且看作者一支《乐中悲·绘题徐三室》以表其容: 『红颜秀,更比飞燕瘦。纵如今身怀六甲娇容依旧!叹韶年怯故捻入春心眉头(7),浅笑间翘睫忽闪,月目星眸。 好一似桃叶渡头妾风流(8),蹰默默恰入兰舟,意绵绵似水悠悠。轻撩个红酥手若上西楼,再提个锦裙衣袖,筋骨酥透。 却道红尘里难寻敌手,悲喜猜不透。』 见谢氏泼皮撒地,孙氏探前一步,欲替徐达辩解:“姐姐,莫要嗔怪相公,看把孩儿们都吓着了……” “贱货闭嘴!”那孙氏话音未落,就迎面招来谢氏一计耳光。这一巴掌,顿时惊得几个孩子放声大哭。可那谢氏全然不顾身为人母的仪容,瞪着胡牛一般的眼珠子指着孙氏的脑门子破口大骂,“都是你这般贱金沟,翻着花儿地抖落腥臊气!” 她这一番举动,着实惹恼了徐达,但见他满脸涨红,朝谢氏怒斥:“泼妇,住口!” 谁曾想他这一喝非但没有压住谢氏气焰,反倒激得她越发猖狂了起来。只见那双本就虎视的眼睛当即瞠作两颗粽子,掐起腰来朝着徐达讥讽道:“怎么着?徐大将军,魏国公大人……”她骂着,一根指头却从徐达的鼻子划向了孙氏的脑门,“先前跨了这野马,眨巴眼儿的工夫又牵回一匹胡马,难不成今儿是想生吞了我这老马不成?你别忘了,我爹是怎么死的?我那可怜的添福又是怎么死的?” “你……”徐达本已怒不可遏,但听她接连抬出一老一少出两个死人来助阵,竟一时没了骨气。 “放肆!” 这声音打门外传来。来者是个女眷,身材高挑犹如青莲玉立,面如润玉更似芙蓉待放,两道修眉一双明月眸,两片红唇酒靥儿各一头。她头戴九翚四凤冠,身穿绯云绣凤大衫,一条彩凤霞帔绕肩而来,扣着金坠向下垂去——此人便是徐达长女、燕王妃徐妙云。另观作者一首《醉红妆·绘题徐妙云》再表此时风韵: 『妆点红梅眉若兰(9),颜如月、九秋寒(10)。 水目星光满微澜,如梦泽(11)、抚轻弹。 恍若画中羲和姊(12),衔翠宝、索金环。 步碾泷涛已近前(13),动火凤、止青鸾(14)。』 此人跨进门时,右手还牵着哽咽的小妙清。 应知此番朱棣本已相伴而来,只因听见堂屋里的吵骂,又碍于岳父的颜面,便远远地退避了出去。 见燕王妃进门,徐辉祖和徐膺绪立马连呼带唤地奔过去抱住长姐。却说这燕王妃被三个弟弟妹妹簇拥着来到孙氏面前,刻意先朝其唤了声“三姨娘”——这明摆着是在告诉谢氏:别拿自个儿当正房。在她眼里,其不过就是个狗尾续貂的偏妻而已。而在她心里,她那已故的生母张氏才是这府中真正的女主人。 见燕王妃这般礼遇,孙氏忙朝其欠身回礼,抬头时两眼泪珠子啪嗒就掉了下来,那样子犹如海棠沐雨,伶仃满目,楚楚可怜。 “劳烦三姨娘将诸位弟弟妹妹带去好生安顿。”燕王妃一面拈着帕子为其拭泪,一面说道。 孙氏很识大体地点了头,随后牵大带小地踱出了堂门。 见他们离去,燕王妃转身朝徐达欠身施礼道:“妙云见过父亲。”说着,又将其扶到了案旁的主位落座。回头时,见谢氏肉磙子一般杵在那儿,便缓缓绕着她一通质问,“妙云敢问二姨娘,尚可知这府中的主子是谁?” “我……”谢氏这一个字刚一出口,就被燕王妃怼了回去。 “方才,我分明听见你血口质问你家父谢再兴死因——却不知你可曾想过,当年你父因叛国大罪招致满门被诛,而你为何还能苟活至今?”听到此处,谢氏脸色大变,然而燕王妃并未就此松口。“不止于此,你还翻腾出添福的早夭来弄是非,本宫倒是要好好问问你,八年前我与允恭的生母,这府中的女主人张氏又是因谁而死?” “这……”经这一问,谢氏顿时张口结舌,不知如何答对。 “这如何?”燕王妃怒指立足之地,“这里至今还能容你栖身;这里并无人欺得你苟延残喘;这里尚能给你锦衣玉食——在这世上,有四种可悲的蠢女人。一者,身在福中不知福;二者得陇望蜀不知足;三者东施效颦不知丑;四者轻人贱己不知耻……今日在本宫看来,这四者,二姨娘您是都占全了。” “你!”谢氏气得差点背过气去。 可燕王妃却凑近身来,蹭着她耳根低声说道:“别以为揪住了别人几根寒毛,就可以牵着人家鼻子走。缝上嘴巴,才是保全之道!” 燕王妃那话先是别住了她的舌头,后又塞住了她的声门,直憋得一股怒气在她肺管里一通乱蹿,末了却只能生生挤进肠子里。 可怜谢氏,只得一面憋憋屈屈地捂起心窝子,一面以帕子半遮窘相,欲作离去。 “站住!”燕王妃一面喝着,一面打袖中掏出一锦册来,隔空丢给谢氏,“这是皇后娘娘着命本宫编撰的《内训》。二姨娘不是常暗中自比皇家女人吗?把它拿回去细细看着,好生学着该如何做个女人。免得山鸡妒凤,反成麻雀!” 别说,这谢氏倒也算有些骨气——只见她当即将那《内训》狠摔在地,随即吭吭叽叽夺门而去。气得徐达一脸无奈地朝那背影指指点点,摇头叹息。 燕王妃则不紧不慢地拾起那锦册,来至徐达面前,赔礼道:“父亲,女儿失礼了。” 徐达只得摇头摆手,不知该说些什么。 说来也是时候,这档口,竟听闻有人在门外兴冲冲地唤着“岳父”,徐达抬眼望去时,只见朱棣已然跨进门来,后头还跟着金钊。 “小婿拜见岳父大人。”朱棣近前揖手便拜,对于方才见闻,全然一副一无所知的样子。 徐达见其相见竟这般殷勤,又暗揣了刚才那令人蒙羞的情形,各种难堪实在令其难以振奋,只得强颜欢笑地起身相迎。 可这不迎则罢,一迎之间着实令徐达满眼诧异。 “这……?”徐达朝朱棣的锦袍指去。所指之处竟开了个寸把长的口子,周边还沾着尘土和草屑。见此情形,徐达倍显急切,“难道是招了歹人不成?” 朱棣当即摇头摆手,故作一脸憨笑,道:“岳父莫急,并非如此。”他说着,竟指向身后的金钊,一通大大咧咧地笑骂,“都怪这奴才惊了本王坐骑,以致本王不慎打上头……”言至于此,他摇头一声叹息,刻意摆出一副不堪细言的苦笑来。 徐达一面上上下下一番细看,一面关问:“可有伤到筋骨?” 朱棣顺势扶过徐达,一派孝子模样:“岳父不必担心,小婿这筋骨结实着呢。”说着,便请其入座。 再说金钊听朱棣那般说辞,倒也十分配合。见徐达刚刚坐定,他便扑通跪地,叩首请罪:“都怪属下一时大意,差点儿伤了王爷,请国公与王妃治罪。” 燕王妃打量了一眼金钊,又瞄了一眼朱棣。心中暗想这主仆二人一唱一和,演得倒也入木三分。然而这出戏总得适时收场不是?于是,她便接了金钊话头,故以冷语圆场:“幸得王爷并无大碍,否则,看本宫不拆了你的骨头!” 金钊作态求饶:“属下知错!属下知错!” 燕王妃横眉竖目一甩手,道:“回头自个儿领板子去吧。” 金钊借坡下驴,忙谢了罪,起身将带来的礼盒放在案上,又对徐达与朱棣打恭致歉。见徐达略带烦意地朝门外撩手,便立马皮笑肉不笑地溜了出去。 这时,燕王妃瞟了一眼朱棣,酒靥里半含一丝隐匿的笑意,悠着帕子朝朱棣踱去,一边俯下身子轻拭其锦袍上的污渍,一边道:“此事说来,也不能全怪人家金侍卫。”她说着,目光已转向了徐达,后头的话倒颇耐人寻味,“父亲有所不知,燕王近来得了匹怪马,会听着动静施进退。” “哦?……”徐达听着倒觉新奇。 燕王妃眉眼里渐显一丝调笑:“这马儿朝前走自然稳当,可要是冷不丁儿地朝后退可就没准儿了。您这女婿便又是个事事没谱儿的愣头王爷,这会子,没把他摔个头长犄角就算万幸了。”言到此处,竟仰望朱棣,嘤嘤地笑了起来。 徐达压着笑意道:“嗳……你这丫头,真是没规矩。” 朱棣却顺势扶起燕王妃,故显浓情蜜意,转头朝徐达笑说:“岳父焉能不知她这利嘴?素日里闲来无事,就会拿小婿逗壳子取乐。” 徐达故以慈容陪笑:“我看都是被你宠坏了。” 朱棣佯作憨然,搔首皱眉道:“普天下就这一件瑰宝,幸被小婿得了,若不宠着岂不亏心?” 燕王妃羞答骂俏:“你呀,就是个糖捏的舌头蜜泡的嘴。”笑着,自顾来到徐达面前,“父亲,你翁婿二人且先叙着,我去三姨娘那儿瞧瞧。几日不见弟弟妹妹,就着实想得慌。” 徐达欣然笑应:“去吧。”随即,又朝门外呼唤,“徐棠……”徐棠闻唤进门,那头打着恭,这头就做了交待,“带燕王妃去北园逐月楼。” “是。”徐棠应了诺,便引了燕王妃出门。 “棠叔,你且先行一步。”燕王妃前脚刚迈出堂门,就转头朝门旁的金钊低声吩咐:“将本宫准备的东西送到北园逐月楼来。” “是。” 金钊说着欲行离去,又被燕王妃唤住:“等等。轿子里还有个官皮箱,你且一并取来,隔些时候再送到二夫人处——就说那是宫里赏的。” “是。”金钊离去。燕王妃略作沉吟,自顾步下门前石阶,随徐棠而去。 却说见燕王妃离去,朱棣便在徐达的招呼下于条案另一端落了座。 “岳父,近来身骨可好?” 徐达应说:“戎马之人,自是百病难侵,甚好。”因意识到招待欠周,他又扬声朝堂外唤来一位侍女,并吩咐上茶。 那侍女正欲离开时,却被朱棣唤住。 “小婿日前得了一罐扶桑‘玉露’,这两日正欲托人给岳父捎到北平去,不曾想岳父今日竟已回京。倒也算小婿有些口福,今天就沾岳父的光尝尝此物如何?”朱棣说着,已起身打开了案上的锦盒。只见那盒中装的是:青青素素一泥罐,平平整整一本经。 眼见那二物,徐达欣然一笑,可那笑中却隐匿着一丝莫名之意。心中略作思量便起了身,说道:“好,今日咱就尝尝这倭国之物。”随即,又向门外引道,“西园有个竹林院,甚为清幽雅致,就到那儿去如何?” 朱棣喜形于色,道:“好。”说着,便命那侍婢取了锦盒。 而徐达却转头对侍婢吩咐:“去请洪嫣姑娘来侍茶。” 欲知后事如何,但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