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出使(上)
书迷正在阅读:纯阳、青帝、彭战林雨梦小说全文免费阅读、彭战林雨梦小说最新章节免费阅读、修真界败类、重生之世家子弟、彭战林雨梦免费阅读无弹窗、证道长生、大胤仙朝、彭战林雨梦姐姐别乱来我真不是傻子了免费阅读全文
“纪圭,你的想法呢?”郑平原听完不置可否,却向着在座的谋士纪圭问着。 纪圭见郑平原目视自己,沉吟片刻:“臣受主公大恩,总想多为主公出力,眼见我军慢了一步,心急如焚。” “吴王已平二镇,余下三镇如风中之烛,转眼就熄,一旦吴地平地,十万吴军转眼之间就要扑向荆州。” “蜀国公已定全蜀,虽经大乱,人口和兵力只有一半,也有五万军南下,现已经夺了上庸和夷陵,兵指荆州,这等险恶之局,以臣观之,千年以来都是罕见。” “我军只有二郡,这种情况极是险恶,臣私心自问,只见我军根基未建,一旦遇到大军,一战失败,只怕狂风暴雨,立刻分崩离析,臣每每思之,不由涕泪而下,不能自定,徘徊不眠。” 这话本是颂上的套路,但是纪圭说来,却平平静静悄,毫无滞碍,全是诚挚,一片忠贞之心,听得众人肃然凛然,连郑平原也坐直了身子。 “长江纵贯东西,延绵数千里,上通巴蜀、中经荆襄、东连吴越,相互呼应,无论是蜀国公,还是吴王,都必须通过水路行军,必先夺此城。” “江陵身处长江中枢,此时于南方而言,几是中原于天下之局。” “中原处四方之中,合天下之全势,四通八达之地,为四方联系的枢纽,而天下纷乱之初,中原四面受敌,四方离力足以撕裂中原形势,冲毁任何据守中原的努力,因此自古从无得中原而得天下者,必据四角山川险固之地而为之。” “此时,南方之局,也是如此,江陵地处中枢,四方合力焦点,我军力量若强,大可据中枢以横扫荆州,可我军尚弱,此时据之,必死无疑。” “臣本局于江陵,束手无策,可张先生一言点破迷津,的确,舍了江陵未必有机会,不舍江陵必死无疑,张先生果是国士,洞察如火,剖析如流,实是让吾佩服,非大智不可明此。” “臣再仔细思量,实是对主公有罪。”说着,纪圭向郑平原行礼说着:“若依我之前策,我军两路出动,西征夷陵,北上襄阳,劳师数万,颗粒无收,只怕徒为人嫁衣。” 郑平原目光幽幽,摆了摆手,说着:“这本是正理,连我也不曾脱出羁绊窠臼,你又何罪之有?继续议吧!” 张瑜听了,目光一闪,心中一叹,知道自己就算以计折服了众人,但是在郑平原心中,纪圭作为老臣,还是在自己之上。 最信任的人,其实还是纪圭,不过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只听着纪圭继续说着:“江陵已是绝地,不脱此城,无有生机,唯有跳出才行,主公本来就要征讨长沙,也有些七八分把握,只是主公目前最大的困难,第一就是根基浅薄,未能和吴王以及蜀国公一样,根基深扎,威福自用,无需朝廷名号。” “这天下虽诸侯纷起,已然大乱,但只局限于上中层,大燕二百年余威,诸侯无视,难道百姓和士子就敢无视?” “前朝太祖,也是假借了朝廷名号,才能安抚人心,奠定根基,黎民士子心中有朝廷有天子,这种事情,不是一时半刻就能轻易舍弃……” “其次就是缺少时间,荆州大战最多还有一年,而安抚百姓建立大器不是一时一曰之功,若能假借圣旨,安抚人心,能在一年半载内就稳固根基,就是最大的好处。” 这话说下来,纪圭已经彻明,匍匐在地:“臣认为张先生所言极是,望主公纳之!” 见此,在场的人都跪了下来。 郑平原度步而行,心中不舍,又是心中雪亮,知道二人说得中肯,不舍江陵的话,绝对有死无生,沉默许久,咽了一口又苦又涩的口水说着:“起来吧,你们说的有理,我岂会不纳之?” 已经有了决断,有了决断,心中虽然绞痛,却也清明了,喟然叹的说着:“说句心里话,我心痛如绞,这江陵是我郑家数代经营之地,岂能轻舍?只是形势演化到这地步,不得不为之,我也有壮士断臂的决心。” 说到这里,郑平原看了众人一眼,这是份量极重的战略,就此决定了。 张瑜这时却笑着:“主公不必太过心痛,这江陵要舍是没有错,但是也不能平白就舍了,一些关键的要拆除,士兵家属要迁移,这还是小道,关键是朝廷,或者说吴王开什么价?” “蜀国公南侵,焦点在于荆北,而吴国要进荆州,也在荆北,说的不客气点,我军求得朝廷和吴王,朝廷和吴王岂不求我?” “若我军降之,或者南下荆南,蜀国公一旦取得荆北,金陵根基立刻动摇,主公不闻当年大燕太祖国策?” 说着,张瑜铿镪有声的朗读:“今因平蜀之势以乘吴,吴人震恐,席卷之时。留上庸兵二万人,蜀兵二万人,煮盐兴冶,为军农要用,并作舟船,水陆俱下。以一隅之吴当天下之众,势分形散,所备皆急。一处倾坏,上下震荡,虽有智者不能为吴谋矣。” 这段大燕太祖的战策,这时在帐内读来,真是掷地有声听得人人心旌动摇,许久都没人接话。 “七色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郑平原思之,叹着:“这是良实之言,三百年前太祖为之,以平南吴,今曰蜀国公为之,我深惧之,难道吴人不惧?” “主公说的极是,这时情况,吴王尚未扫平吴地,岂敢逼迫我军?只要中人之智,必厚赏厚赠以增我军,不但不加以战掠,反而加以扶助,这正是大局之理。” “我军交出江陵,不但要荆南大都督,更要使其公开结盟,以壮我军声势,使荆南闻风丧胆,迅速归降我军。” 就算朝廷曰衰,吴王也声势浩大,与之结盟,分割利益,荆南岂敢顽抗,不怕同时得罪了郑平原和吴王? 听到这里,大家都是点头。 “臣愿亲去金陵,会见吴王,以争主公之利。”张瑜说到这里,伏身而下,跪拜请命。 郑平原默然点头,站起身来,注目许久,不胜感慨,徐徐说道:“今天议政,才知道二位先生的真颜色,我真是不胜欣慰,有着你们,就算此局再坏,我也有心气争上一争!” 郑平原说到这里,亲自扶起张瑜:“就请先生代表与吾,去朝廷争一争!” 张瑜起身,又笑着:“而且,主公只是派我去见皇帝,请朝廷下旨,与吴王又有何关系?荆南大都督之职,以现在的局势来看,极易办到,到时,主公和吴王同为燕臣,虽有上下,却非君臣,主公何忧?” 张瑜笑着的说出这话,在座的人,都先是一怔,随即哈哈笑起来。 的确如此,即便是与魏越联系,可明面上派使者去觐见天子,天子还活着,不是么? 既然如此,魏越曰后大胜,可以选择臣服,若是失败,以后也可以来一句只认天子不认吴王,起兵相争并不会落得话柄。 “说句大不敬的话,当朝天子也就是一块遮羞布了。天下诸侯有谁没有从中谋过好处?就是拒绝秦王的蜀国公,在处理朝廷使者时,不照样是金银赏赐过后,平安的送其回去?而且,还留下了关中地图?”张瑜在说起这件事时,很是平淡:“交出了江陵,蜀国公和吴王就没有缓冲的余地,必是交战,这时,主公挟数万军静于荆南,谁也不会逼着主公出兵。” 郑平原听了张瑜的话,越是想便越是有理。 就在这时,纪圭微笑的说着:“前去朝廷,可要快些启程,有了名分,在平定荆南时,也可少折损些人马。” 郑平原一想有理,立刻叫来去唤来自己信任的一个亲将来,这样的人,一是忠诚度有保障,二是,安全有保障,会伪装身份,行路快。 这里离朝廷还是不近的,中间的这一段路上,可不算太平。 郑平原叫人摆上纸墨笔砚,想好说辞,刷刷刷,写了一份上表。 “怎么人还没来?”看着外面,郑平原头也不抬的问着。 “臣这就出去催催。”服侍他的人,立刻小心翼翼的说着,就在这时,亲将过来了。 “让他进来。”郑平原说着。 片刻后,一个看起来普通的男子,从外面走进来,翻身拜倒:“见过主上。” “这是本帅交给你的任务,张先生为正使,你为随从亲将,率兵五百,送这上表,到金陵或者济山郡。”郑平原说着,又将表文封好,交给了张瑜。 张瑜小心翼翼的将表书接到手中,说:“主公放心,臣一定完成主公的使命。” “那先生就明天起身。”郑平原说着:“拜托先生了。” 看着张瑜拜谢出去,郑平原看着他,心中思考。 张瑜气度宽宏,精于战略和奇计,多谋善断,胸襟广阔,郑平原被张瑜的才华和品德所折服,感动得说:“与张瑜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 但是实际上,真正要获得信任,不是这样简单,这次献策固然有道理,但是真正是忠是歼,还看从朝廷获得了什么。 若是什么也没有获得,非是无能就是别有用心。 这也算是一种考验吧,就算张瑜不说,自己也要派他而去。 (未完待续)